安徽祁门:传统加上创意 “粽茶”香飘各地

   2018-06-17 央广网4110
核心提示:在今年端午期间,在安徽祁门,用当地著名的祁门红茶为馅料包裹的粽子悄然流行起来,当地人给它取名“粽茶”,粽茶里的祁门红茶泡出来既有箬叶香,又有茶香,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。

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,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,粽子常见的馅料就是糯米、五花肉、红枣等等,但在今年端午期间,在安徽祁门,用当地著名的祁门红茶为馅料包裹的粽子悄然流行起来,当地人给它取名“粽”,粽茶里的祁门红茶泡出来既有箬叶香,又有茶香,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。

临近端午节,在安徽省祁门县古溪乡“徽姑娘”际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厂里,村民们正忙着包“粽子”;因为订单越来越多,村里的人手不够,合作社还得从其他村庄请人过来包。

所谓的“粽茶”,其实就是“粽子”里包裹当地产的红茶,是当地村民江雪琴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,也正是她的想法让茶叶合作社五月份粽茶的订单超过十五万个,销售额100多万元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江雪琴看到妈妈为了茶季待客正式又方便,包了一些粽子储存起来,负责茶厂生产的江雪琴开始思考,如果用包粽子的箬叶包茶喝会是怎样的口感?有了想法之后,她马上组织合作社村民开始尝试包粽茶。

祁门县古溪乡“徽姑娘”际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雪琴告诉记者,在前期试验过程中,她们也尝试过多种试了不同克重、不同的(制作)方法、甚至还有不同的形状,“最终我们确定了当地的野生高山箬叶和谷雨时期“祁红香螺”来作为产品的主要原材料。”江雪琴说。

在现场,记者注意到,加工粽茶的方式其实和制作粽子的步骤相似,先组织村民采摘野生箬叶,经过清洗,用高温汆煮消毒箬叶,然后包裹一定比例的茶叶,最后焙火,直至包装。“一开始有点难,里面毕竟是茶叶,怕弄碎了,有点怕,后来包熟练了,都包了几万个了。这个收入也可以,一天有150块钱左右。”面对记者的镜头,工人许师傅一边娴熟地包装着粽茶,一边对记者说。

小小的粽子就是刚刚制作好的“粽茶”,经过包装后就可以发往全国各地了。

有新意、有创意,小小的“粽茶”也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热捧。“之前从没有见过这种制作方法,以为是种茶的‘种’,这种制作非常有创意。”一位在现场正在观摩制作的游客告诉记者。

传统加上创意,让际源村的村民又赚到了一桶金,为合作社的茶叶开拓了一片新的市场。手快的村民一天最快可以包一千左右个粽茶,普通工一天至少包600个左右。差不多留在本村及附近村里的妇女等人手全部用上了。近一个月来,该合作社平均每天包出8000个左右的速度在加班加点的赶货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  • solo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Powered By DESTO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