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潘和茶

   2025-09-24 泉州晚报潘素民330
核心提示:茶,生于山野,本是草木凡胎,经匠人之手揉揉捻捻,历水火淬炼,方得千般滋味,也能让品茶者感受一人一味的境界。老潘就是这样的
,生于山野,本是草木凡胎,经匠人之手揉揉捻捻,历水火淬炼,方得千般滋味,也能让品茶者感受一人一味的境界。

老潘就是这样的匠人。小城深巷,一处门头的旧牌匾在岁月里褪尽铅华,如同店家老潘手上那洗不净的茶渍与风霜。这个店铺不大,却自成天地,里头售卖的新茶清冽、陈茶醇厚。平日里,老潘常站在那张被磨得油亮的红木茶台后,或低头精拣茶梗,或静望巷口疏影,眼神宛若古井无波,清澈见底。

在熟客们眼中,老潘的手是活着的《茶经》,他的手指有些变形,浅白的烫疤是早年间制茶时留下的。他掌心的老茧厚如树皮,上面的纹路中常嵌着茶末,好似洗不掉的匠人印记。

初见老潘炒茶,堪称惊心动魄。只见一口锃亮铜锅被烧得赤红,青翠的嫩芽倾泻而入,“滋啦”一声响起,白气如云海奔腾。老潘的手在滚烫的锅里翻飞,不停按压、揉搓着茶叶,手速快得带出残影,他也浑然不觉痛楚。每次听见有人问说怎么不用机器帮忙?老潘都摇头,笑说:“火候是茶的魂,我用手测的温度,可比机器准得多。”“急火炒不出真味,浮躁守不住本心。”也是他常念叨的话。

老潘的手也常浸染晨露,为的是在黎明前赶去茶山采摘“仙芽”。“沾着露水的叶子,才更有‘灵气’。”他总不愿多说采茶之苦,更无所谓一篓鲜叶压得肩头红肿。在他看来,制茶本就是一个苦尽甘来的过程。

时光的沉淀从来不负用心坚守的人,山上的茶树一芽接一芽地长着,老潘制的茶始终是熟客们心中的首选。闲暇时,老潘会耐心地沏一杯好茶,烧水、温杯、冲泡、闻香、细品,动作慢得像在跟时光对话。客人若问起茶里的门道,他便慢慢说,从茶叶的采摘讲到炒制,眼神里满是温和。

这日再去老潘的茶铺,瞧见他正在欣赏一个新烧制的青瓷罐,凑近一打听才知罐里是他亲手包好的秋茶。抬头看铺子的货架上又添了不少茶罐,想来里头定凝结了不少老潘的心血。

如今,老潘与茶的故事还在继续,天不亮时,他仍会赶去茶山采茶,制茶时铜锅的温度还是靠他手测,茶台后依旧可见他忙碌的身影。只是茶铺里的老茶新茶更多了些,熟客来的次数也没断过,日子就像他泡的茶,平淡却有滋味。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Powered By DESTOON